※心理咨詢師三級技能在線模考>>開始
■ 案例題
案例二 一、一般情況 求助者:唐某,女,26歲,離異,某機關國家公務員。 二、求助者自述 主訴:心情緊張,煩躁,愛發脾氣,睡眠差等3個月。 個人陳述:我出生于干部家庭,家教一直很嚴,父母一直要求孩子要做好每一件事情,因此養成了我嚴格要求自己的習慣。我從小學到大學,從讀書到工作一直是比較順利的,可在婚姻上卻不是一帆風順。我與前夫是大學同班同學,他人比較英俊,學習成績也很優秀,雖然性格內向,但是我還是非常喜歡他,大學快畢業時我們兩人確立了戀愛關系,遭到了家庭的反對。父母認為我們兩人性格相差很大,不容易相處。但我一直堅持,后來我父母也只得同意了。但婚后的朝夕相處使我發覺我與前夫在性格、生活方式、生活習慣等方面確有較大差距,可能因為都是獨生子女,我們兩人經常因一些小事發生爭吵,前夫還經常無故猜疑與我交往的男性,有時還跟蹤我上下班,查我的手機。我曾經多次與前夫溝通,但是始終無法達成共識,我終因無法忍受前夫的種種無端猜忌,以夫妻感情不和為由提出離婚。 離婚后,我曾有一段時間十分憂郁,悔恨當初沒有聽從我家人的勸告,后來由于朋友、父母的關心,我逐漸好轉,恢復了原來開朗的性格。但是不幸的婚姻經歷的陰影總是涌上心頭,揮之不去。3個月前,我在工作中接觸的一位男性向我表達了愛慕之情,我對他也有好感。我還年輕,按理說應該再婚,我也有再婚的想法,可萬一失敗怎么辦?我前夫那樣優秀的一個人,我們都失敗了,萬一這個人也是這種結果,我可怎么活呢?我一想起這件事就煩的要命,心里很緊張,擔心重蹈覆轍,害怕婚姻再一次失敗,晚上睡不著,白天沒精神,覺得特別累,飯也不想吃,班也懶得上,大部分應酬都推掉了,我哪有心情啊,最近一段時間還愛發脾氣,真不知該怎么辦好!我感到十分苦惱,心情也很不好,工作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,被領導批評了好幾次。 三、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 求助者是獨生女,相貌一般,衣著整潔,神情緊張,身體不放松,咨詢合作。父母親均是國家干部,母親要求很嚴。自幼性格活潑,外向,身體健康,無重大疾病史。大學期間與同班同學確立戀愛關系,大學畢業后結婚,婚后1年離異,無生育史,現與父母同住。求助者平時對自己要求嚴格,自尊心很強,人際關系良好,能勝任工作,工作成績優秀。求助者無家族精神病史及遺傳病史。 3個月前,一位男士向求助者示愛,求助者不知道如何對待,一想起這個事情就緊張、心煩,對婚姻擔心、畏懼,不想吃東西,工作中也出現了差錯,被領導批評。求助者感到痛苦,曾向家人及朋友訴說自己的苦悶,但仍然無法解決問題,希望咨詢師能給予幫助。 依據以上案例,回答以下問題: 1. 對該求助者可選用什么心理測驗并說明理由? 對該求助者可選用的心理測驗及其理由如下: 1.對該求助者可選用MMPI測驗,用來探詢其病理人格特征以及做精神病的鑒別診斷。 2.對該求助者可選用SAS測驗,以評估其在焦慮方面的狀態及程度。 3.對該求助者可選用SDS測驗,以評估其在抑郁方面的狀態及程度。 4.對該求助者可選用SCL-90測驗,以了解其對自身癥狀的評估以及程度。案例六 一、一般情況 求助者:楊某,漢族,28歲,未婚,大學學歷,公司職員,收入中等,經濟狀況良好。 二、求助者自述 近兩個月來總是反復思考一些毫無意義的問題,如“洗水果時是多用一點水好,還是少用一點水好”,“削帶皮的蔬菜如黃瓜時,是去皮厚一點好還是薄一點好”,等等。雖然認為想這些事情沒有必要,但是控制不住還要想。繼而出現洗衣服時總擔心洗不干凈而反復洗滌,直到自認為洗干凈為止,為此耽誤了許多時間,正常的工作、生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。逐漸的脾氣變得急躁,遇到一點小事就愛發火,經常感到疲憊,做事情的興趣也不如從前,還出現了睡眠不好,經常要到凌晨一兩點才能入睡。故感到很苦惱,迫切希望能夠得到咨詢師的幫助。 三、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 求助者自幼身體健康,未患過嚴重疾病。兩個多月前,求助者在報紙上偶然看到這樣一條報道,現在的許多蔬菜和水果都含有大量的農藥,對人體有很大的損害,食用前最好多洗幾遍或去皮食用。自此,求助者在洗蔬菜和水果時就變得很緊張,總是擔心農藥去不干凈而反復洗,情況逐漸加重而不能自控,甚至只要是洗的東西都要反復洗。后來又出現了一種奇怪的想法,走過街天橋時總想著跳下去,為此感到害怕,盡量避免走過街天橋。由于這些問題的困擾,求助者的工作、生活受到了影響,但尚能堅持應對,只是感覺苦惱,希望盡快解決,因此前來進行心理咨詢。 依據以上案例,回答以下問題: 2. 本案例的初步診斷是什么?診斷的依據是什么? 本案例的初步診斷是:神經癥性心理問題。 診斷依據:1.引起的心理沖突與現實處境沒有什么關系,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,且不帶有明顯的道德色彩。 2.痛苦的情緒體驗持續時間為2個月,未超過3個月。 3.精神痛苦程度較難以解脫,對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響。 4.心理沖突的內容泛化。 5.本案例雖有強迫癥狀,但持續時間較短,社會功能受損程度不重,未達到神經癥的診斷標準,故考慮神經癥性心理問題。案例四 一、一般情況 求助者:李某某,男,漢族,28歲,未婚,某外企公司職員。 二、求助者自述 1個月前開始出現煩躁不安的癥狀,總感覺焦慮、緊張,晚上翻來覆去總是不能入眠,即使睡著了,夢也很多,容易醒,但尚能入睡,早晨醒后感覺頭痛,疲勞,全身酸痛。自己是做銷售工作的,與客戶見面談生意時,感覺心慌意亂,注意力不能集中,雖然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,但總覺得心里不踏實。日常工作能夠正常應付,但效率有所下降。內心感到煩惱、痛苦,曾到醫院看醫生,被給予口服安定類藥物,情況未見明顯改善。 三、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 求助者自幼身體健康,未患過嚴重疾病,家庭中未發生過重大變故。家中經濟條件較為優越,由于是獨子,很受父母寵愛,同時管教也很嚴厲,養成了做事情追求完美的習慣。性格比較內向,不善言談,喜歡安靜,很少與同伴玩耍、做游戲,從小學到大學,學習成績很好,一直名列前茅。 參加工作后,由于比較認真、勤奮,工作業績突出,頗受領導賞識,是同事公認的業務尖子。1個月前,在與客戶簽訂一份合同時,自行決定了某些合同內容,受到領導的嚴厲批評,感到后悔、自責。自此開始變得很敏感,由于總想著這件事,在與客戶進行業務洽談時,精神總是感到緊張不安,怕出問題。雖然如此,但工作生活的其他方面未受太多影響。 依據以上案例,回答以下問題: 3. 對該求助者目前的狀態進行資料整理。 對該求助者目前的狀態進行如下的資料整理: 1.精神狀態:(1)注意力不集中;(2)緊張不安,焦慮。 2.生理功能改變,即軀體異常感覺:頭痛,疲勞,全身酸痛,睡眠障礙。 3.社會功能狀況:工作效率下降。 4. 對該求助者如何進行初步診斷并說明理由? 對該求助者的初步診斷是:一般心理問題。 診斷依據: 1.由于工作失誤而產生內心沖突,并因此而體驗到不良情緒,如后悔、自責、緊張、焦慮。 2.不良情緒持續滿1個月不能自行化解。 3.不良情緒反應仍在相當程度的理智控制下,始終能保持行為不失常態、基本維持正常生活、學習、社會交往,但效率有所下降。 4.自始至終,不良情緒的引發僅僅局限于最初事件,即便是與最初事件有聯系的其他事件,也不引起此類不良情緒。一般資料:求助者,男性,20歲,大學二年級學生。 案例介紹:求助者從小學到高中,一直學習努力,成績名列前茅,是多年的三好學生和班干部,經常得到父母和老師的表揚。高考時以優異成績考入某名牌大學,班里同學都是各地來的尖子生,他的成績只排在中下等水平,心里很失落,暗下決心要把名次提上來。但事與愿違,在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中他的名次沒升反而下降了,甚至還出現了不及格。為此父母極為嚴厲地批評了他,他也覺得自己很沒用,感到自己很沒面子,老師不重視他,同學們也都看不起他。因此情緒低落,內心苦惱、焦慮。他覺得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樣愛他、關心他了。班長是一位女同學,對他學習、生活等很關心。他也愿意和班長講講自己的心里話,自己感覺喜歡上了班長,于是鼓足了勇氣,表達了愛慕之情,但班長明確告訴他自己有男友,不能接受他的感情。初次戀愛就失敗,他感受到了失戀的痛苦。興趣明顯下降,慢慢的不愿與人交往,整日沒精打采、悶悶不樂。近半年隨著課程難度的加大,他的壓力也越來越大,經常頭昏、頭痛,晚上入睡困難,全身疲憊不堪。記憶力大不如前,上課注意力不集中,學習效率下降。現在學習成績已排到班里的倒數幾名,父母、老師和同學注意到了他的問題,多次幫助他。但他覺得很無助,自己覺得沒什么希望,這學期已無法上學。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:求助者的父母是大學教授,對他要求嚴格,非常重視他的學習成績,希望他能考上名牌大學將來繼承他們的事業。求助者初二時,因課間和同學在講臺上打乒乓球被老師嚴厲批評并一同被罰站,當時覺得很丟人.留下心理陰影。求助者性格內向,從小爭強好勝,追求完美,但心理承受能力差。 請根據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問題。 5. 對本案例的診斷及診斷程度是什么? 診斷:嚴重心理問題。 分析如下。 1.由現實刺激引起。 2.內心沖突屬于道德性質,有求治愿望。 3.生理、心理、社會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。 4.無明顯器質性病變。 5.排除精神病、神經癥、一般心理問題。一般情況:求助者,某女,26歲,離異,某機關公務員。 求助者自述:我出生于干部家庭,家教一直很嚴,父母一直要求孩子做好每一件事情,因此我養成了嚴格要求自己的習慣。我從小學到大學,從讀書到工作一直是比較順利的。可在婚姻上卻很不順,我與前夫是大學同班同學,他人比較英俊,學習成績也很優秀,雖然性格內向,但我還是非常喜歡他,大學快畢業時我們倆確立了戀愛關系,但是遭到我的家庭的反對,父母認為我們兩人性格相差很大,不容易相處,但我一直堅持,后來我父母也只得同意了。但婚后的朝夕相處使我發覺我與前夫在性格、生活方式、生活習慣等方面確有較大差距,可能因為都是獨生子女,我們兩人經常因一些小事發生爭吵,前夫還經常無故猜疑與我交往的男性,有時還跟蹤我上下班,檢查我的手機。我曾經多次與他溝通,但是始終無法達成共識,我終因無法忍受他的種種無端猜忌,以夫妻感情不和為由提出離婚。 離婚后,我曾有一段時間十分憂郁,悔恨沒有聽從家人的勸告,后來由于朋友、父母的關心,我逐漸好轉,恢復了原來開朗的性格。但是不幸婚姻經歷的陰影總是涌上心頭,揮之不去。3個月前,我在工作中接觸的一位男性向我表達了愛慕之情,我對他也有好感。我還年輕,按理說應該再婚,我也有再婚的想法,可萬一失敗怎么辦?我前夫那樣優秀的一個人,我們都失敗了,萬一和這個人也是這種結果,我可怎么活呢?我一想起這件事就煩得要命,心里很緊張,擔心重蹈覆轍,害怕婚姻再一次的失敗。晚上睡不著,白天沒精神,覺得特別累,飯也不想吃,班也懶得上,大部分應酬都推掉了。我哪有心情啊,最近一段時間還愛發脾氣,真不知該怎么辦好!我感到十分苦惱,心情也很不好,工作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,被領導批評了好幾次。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的情況。求助者是獨生女,相貌一般,衣著整潔,神情緊張,身體不放松.咨詢過程比較配合。父母親均是國家干部,母親要求很嚴,自幼性格活潑、外向、身體健康、無重大疾病史。大學期間與同班同學確立戀愛關系,大學畢業后結婚,婚后一年離異,無生育史,現與父母同住。求助者平時對自己要求嚴格,自尊心很強;人際關系良好,能勝任工作,工作成績優秀。 3個月前一位男士向求助者示愛,她不知道如何對待,一想起這個事情就緊張、心煩、對婚姻擔心、畏懼,不想吃東西,精力減退、工作中也出現了差錯,被領導批評,求助者感到痛苦。曾和家人及朋友訴說自己的苦悶,但仍然無法解決問題,希望心理咨詢師能給予幫助。 求助者家族無精神病史及遺傳病史。 請根據以上案例,回答以下問題。 6. 有效咨詢目標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內容? 有效咨詢目標的基本要素包括: 具體;可行;積極;雙方可以接受;屬于心理學性質;可以評估;多層次統一。一般資料:求助者,男性,20歲,大學二年級學生。 案例介紹:求助者從小學到高中,一直學習努力,成績名列前茅,是多年的三好學生和班干部,經常得到父母和老師的表揚。高考時以優異成績考入某名牌大學,班里同學都是各地來的尖子生,他的成績只排在中下等水平,心里很失落,暗下決心要把名次提上來。但事與愿違,在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中他的名次沒升反而下降了,甚至還出現了不及格。為此父母極為嚴厲地批評了他,他也覺得自己很沒用,感到自己很沒面子,老師不重視他,同學們也都看不起他。因此情緒低落,內心苦惱、焦慮。他覺得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樣愛他、關心他了。班長是一位女同學,對他學習、生活等很關心。他也愿意和班長講講自己的心里話,自己感覺喜歡上了班長,于是鼓足了勇氣,表達了愛慕之情,但班長明確告訴他自己有男友,不能接受他的感情。初次戀愛就失敗,他感受到了失戀的痛苦。興趣明顯下降,慢慢的不愿與人交往,整日沒精打采、悶悶不樂。近半年隨著課程難度的加大,他的壓力也越來越大,經常頭昏、頭痛,晚上入睡困難,全身疲憊不堪。記憶力大不如前,上課注意力不集中,學習效率下降。現在學習成績已排到班里的倒數幾名,父母、老師和同學注意到了他的問題,多次幫助他。但他覺得很無助,自己覺得沒什么希望,這學期已無法上學。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:求助者的父母是大學教授,對他要求嚴格,非常重視他的學習成績,希望他能考上名牌大學將來繼承他們的事業。求助者初二時,因課間和同學在講臺上打乒乓球被老師嚴厲批評并一同被罰站,當時覺得很丟人.留下心理陰影。求助者性格內向,從小爭強好勝,追求完美,但心理承受能力差。 請根據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問題。 7. 請對該求助者目前的精神狀態、身體和社會功能狀態進行整理。 精神狀態:情緒低落,內心苦惱、焦慮,整日沒精打采,悶悶不樂,覺得自己沒有希望,記憶力已大不如前。 身體狀態:頭昏、頭疼、晚上入睡困難、全身疲憊不堪。 社會功能狀態:學習效率下降,已無法上學。一般資料:男性,44歲,已婚,本科畢業,某公司職員。 求助者主述:近半年來一直處于情緒低落狀態,感到憤怒和委屈、煩躁,對什么事情都不感興趣,入睡困難。 求助者自述:我大學本科畢業后一直在一家國企部門工作,三十歲就當上了總經理,對工作兢兢業業,業績是同行業中的佼佼者,同事關系也不錯,家庭和經濟狀況也比較穩定。半年前國企改制,領導干部競爭上崗,人員重新招聘,沒想到我居然落聘了。新聘任的總經理才32歲,沒什么本事,要不是他舅舅在部里當副部長,他才當不上呢!我不服,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,可上級說競爭上崗就是要優勝劣汰,要我服從大局。我受不了這種氣,要求換單位,但他們不同意,還讓我在原來部門工作。新經理業務不是特別懂,可又不完全聽我的,天天聽小年輕的指揮,真讓我難受。我煩,我氣,情緒也不高,覺得特別委屈和冤枉,我哪有興趣干工作啊,一天到晚打不起精神,也沒什么胃口,吃什么都不香,晚上睡不著,有時折騰到夜里兩三點才睡,白天頭昏腦漲,注意力不集中,記憶力也下降了,還容易急躁,遇到一點小事就愛對人發脾氣,看到同事們在說話,總懷疑是不是在議論我。自從新的總經理上任后,我都不好意思出門見人了,各種各樣的聚會我都給推掉了。家里人見我這樣都說我有毛病了,我有什么毛病,還不是讓他們給氣的?我一點都不老,真不甘心就這樣失敗了,這事確實讓我很痛苦。他們說心理咨詢能幫我解除痛苦,我也不知道心理咨詢是怎么回事?您真能幫我解除痛苦嗎?我真的有心理問題? 咨詢師的觀察與了解:求助者自幼身體健康,未患過嚴重疾病。從小性格較內向。懂事聽話,在父母老師眼中是個好孩子,沒有什么過錯讓父母擔心。父母要求較嚴格,從小到大學習和生活一帆風順。23歲大學畢業后一直在現單位工作,工作踏實努力,與同事關系良好,從不與人發生激烈爭執。工作上沒有大的錯誤,但缺乏創新精神,原有的管理模式與經驗已不適應現代化大企業的發展,因此在國有改制中落聘。對此耿耿于懷,總覺得新上任的年輕總經理沒本事,總與自己過不去。感覺委屈冤枉,想換個單位,上級沒批準,想辦退休又覺得早了些,因此內心極不舒服。在這種矛盾沖突下,情緒低落,脾氣變得急躁。遇到別人談論工作或領導上司,就特別敏感、憤怒。看到單位人扎堆聊天就覺得在議論自己,勉強上班,但無所事事。 請根據以上案例,回答以下問題。 8. 簡述合理情緒療法的過程。 基本過程如下。 1.心理診斷階段。 2.領悟階段。 3.修通階段~最主要的部分。 4.再教育階段…主要目的是重建。 ※心理咨詢師三級技能在線模考>>查看答案
|